7月14日,河北地质大学城市地质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全体师生及实习带队老师走进宣化老校区,开展“匠心铸城”党建品牌系列活动之“溯源校史·传承初心”主题实践。师生们在承载着学校根脉的老建筑中回溯发展历程,将红色基因与专业精神相融合,以老校区的奋斗底色映照新时代“铸城”使命。
宣化老校区是河北地质大学的根脉所在。1953年,地质学大师李四光、何长工亲自选址于此,创办地质部宣化地质学校,为国家地质事业播下育人火种。漫步校园,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探工楼以其中轴对称的苏式风格、简洁务实的砖石结构,成为这段历史最鲜活的注脚——其庄重的立面既体现着对工程质量的极致追求,也暗合了“匠心”精神的本源。师生们驻足老建筑前,听校史讲解、看史料陈列,从“地质部宣化地质学校”到“河北地质学院”的沿革中,梳理学校与国家建设同频共振的脉络,更从留存的旧食堂、实验室等建筑细节里,读懂前辈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地质魂”。
作为“匠心铸城”党建活动的重要延伸,此次探访特别注重将校史精神与专业育人相衔接。“老校区的建筑是‘匠心’最早的诠释者。”学院相关负责人结合老建筑的功能布局解析,“当年前辈们在简陋条件下,用严谨态度攻克地质勘探难题;如今我们倡导‘匠心铸城’,正是要把这份严谨融入土木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师生们还现场对比新校区的智能教学楼、绿色建筑实训基地,深刻体会到:从老校区的“为国家找矿探源”到新校区的“为城市建基筑厦”,变的是专业领域的拓展,不变的是“以专业报国”的初心传承。
“老校区的砖石里,藏着‘匠心’最本真的答案。”同学们参观后积极讨论表示,前辈们用实干精神奠定了学校的根基,就像我们建造建筑时必须筑牢地基。未来在学习和实践中,会以老校区的“地质魂”为标尺,把“工匠精神”刻进每一张图纸、每一次测量,让“铸城”之路既接得住历史,更撑得起未来。
此次活动将校史溯源纳入“匠心铸城”党建品牌建设,让师生们在老校区的历史肌理中,找到了“匠心”精神与红色基因的共通之处。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探访为契机,把老校区的奋斗精神转化为精进专业的动力,让“地质魂”与“匠心”在新时代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持续传承,书写属于新一代土木人的责任与担当。

